| 駕駛陋習加劇濟南交通擁堵 駕校培訓為應付考試(圖) |
| 發布日期:[14-09-25 11:04:58] 點擊次數:[]
|
了紅燈,機動車也應該避讓。”
交通小陋習造成大麻煩
在行車時,經常看到加塞、隨意變換車道、轉向不打燈、行駛速度慢且不靠右行駛、占用兩排車道行駛、主干道上隨意停車、闖紅燈等駕駛陋習,這種陋習都會為交通“添堵”。據統計,全國50城市居民每天因此在路上多耽誤15分鐘,不僅如此,城市因此“堵”掉2000萬元。
根據濟南市綜合交通調查顯示,居民職住分離現象越來越嚴重,每天上下班,有70分鐘在路上。與2004年相比,居民平均出行時耗延長了7分鐘。在正常工作日,居民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依然為步行和自行車,占到了
57.2%,與2004年相比降低了13.3%,與之相比,居民機動化出行比例顯著提高,私人汽車出行占15.5%。
根據平安財險山東分公司給出的數據來看,每天報案約400起,其中發生刮擦、碰撞約占80%。而最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就是在交通堵塞時車輛互不讓。原先只是兩輛車互不相讓,隨著車子越來越多,最終釀成大堵。而那些司空見慣的加塞、隨意變換車道,極易發生危險,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堵上幾個小時。
延伸閱讀
完善設施提升交通秩序
蔡志理接受采訪時表示,各大城市的交通治理階段大致有5個,濟南出現擁堵的苗頭大概是從2009年全運會前后開始。他表示,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勢必會帶來道路擴寬的改變,而這種方式只能解決一時的需求。
當濟南的城市格局改變后,剛性需求再次增加,這就引發了第二個階段,即要在道路上做到“寸土必爭、分秒必爭”。濟南交警部門通過加強智能交通信號系統研發應用,對392個路口信號配時進行調整,對40條道路、450個路口實行綠波帶控制,有效提高了區域交通承載力和空間利用率。除此之外,還有停車線改成左轉待行、借道行駛、增加潮汐車道等一系列措施。
濟南交警支隊宣傳科楊厚福表示,為滿足社區居民停車剛性需求,在微循社區挖潛增位,共改造交通道路微循環16處,其中萬達廣場周邊、文化西路齊魯醫院周邊以及漿水泉路效果較為顯著。社區道路調整、設置停車泊位1.17萬個,在次干道、支路施劃停車泊位8300余個,區分全天、夜間、即停即走等不同類型,重新施劃泊位標線,安裝新型指示標志726面,實現規范管理。
在技術層面上,加快推進停車誘導系統建設,即智能交通手段。據介紹,在歷下老城區試點建設了停車誘導系統,就是將地磁感應裝置、PDA終端、視頻監控、誘導屏等硬件設施與物聯網技術有機融合,初步實現了智能化停車誘導功能。這樣可以減少停車延誤和無效交通,提升動靜態交通秩序。
濟南學車團報電話:89684386
學車交流群:48823022
貼士:本文章由 濟南一起學車網
整理編輯,您有任何學車的問題都可以到濟南一起學車網咨詢。濟南一起學車網將竭盡全力為您服務。如果您覺得本站好,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www.000307.com |
|
| |
|
|
學車組團 |
0531-89684386 |
 |
學車熱線 |
13969050545 |
 |
年審咨詢 |
0531-89684386 |
 |
汽車團購 |
0531-8801359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