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駕校的朋友至今仍呼吁一個問題“為什么學時沒取消”、發出“沒有取消學時等于沒有改革”的呼聲。
不知大家發現了嗎,去年
12
月
10
日國務院改革意見中自學直考并未提及“大綱學時”問題。本次在三部委發布的《關于機動車駕駛證自學直考試點的公告》中明確提出“隨車指導人員應當參照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的內容和學時要求,指導自學人員學習,真實記錄學習過程,監督自學人員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通行規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關于駕校學時問題,作者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假如取消學時制》(請直接網上搜)。作者寫作動機,不在于“站隊”。而在于“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駕培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市場主體要獲得利益,同樣要為學員付出勞動。還要符合國家利益。有需求才有市場,沒有需求何談市場?一切都介于公平、公開、公正的基礎上的交易行為。如果有一天駕駛技能提高不需要駕校了,駕培市場當然也就取消了。“有作用才有地位”,你去付出勞動、提高教學質量,才有你的立足之地,才有駕培市場。而支撐駕培市場的核心就是《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學時規定有問題,可以改。改到什么程度?改到符合絕大多數學員的技能需求、改到能考試過關為止。這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假如取消學時制,究竟你練車練多長時間為好?取消
78
個學時,你認為練
6
學時,學員認為練
4
個學時就夠了。
6
個學時花錢多,
4
個學時花錢少。目標一是要達到考試標準,二是還要達到駕駛水平。所以總是要搞出一個基本的學時標準來大家一起去遵守。否則將會亂套。
學時標準是否科學,還有待于進一步調查和研究。但不規范的學時標準(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正確),就市場而言,可能偏向于學員,也有可能偏向于駕校。其中不否認有偏向于駕校的可能。但作者接觸到呼吁“取消學時”的朋友,大多都是駕校的朋友。不愧為是“真正為人民無償服務的人”。分析到這里,是不是幽默了一把?頗有點“吃肉罵娘”的感覺?
所以,作為駕校培訓不僅沒有取消學時,還允許增加學時(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
2015
〕
88
號)“在完成規定培訓學時要求的基礎上,學員可根據自身情況增加培訓學時和內容,滿足個性化、差異化培訓需求”)。
那么作為自學直考呢,正如開頭所提,也要參照大綱學時要求教學。既是預料之外,也是預料之中。
所謂意料之外,是因為自學直考就其本意來講,就是自學、自己學習。但駕駛技能不同于其他方面(如大學自考)。自己無法完成。需要別人協助。一方面協助安全運行車輛,另一方面協助指導。自學人員一般比較“聰明”,所以只要有一個“隨車”保安全的人可能就差不多。至于能否幫助自學人員多少,不好說,故稱為“指導”。比駕校的教練員似乎低一個級別。既然自學人員比較“聰明”,管理部門再約束其“學時規定”,從邏輯上看似乎沒有必要了。是為意料之外。
何為意料之中?因為自學人員比較“聰明”,經過努力通過駕考機關考試合格,一切都順理成章。但如果自學人員不太“聰明”,一個也罷了,都如此咋辦?考一次不及格,再考一次不及格,再考一次還不及格,五次、十次,周而復始、沒完沒了。矛盾集中在駕考機關去了。此時,“參照”就可能派上用場了。自學直考,除了嚴格細致的限制之外,這也許是管理部門約束你“一自就亂”的最后砝碼。
今天本來談自學直考學時要求問題,因許多人談駕校學時問題,所以今天放在一起談。今早還有一個朋友談,私家車刷學時問題。這是“風馬牛不相及”問題。沒有搞清楚這次改革精神,所以導致如此。駕校是駕培市場主體,必須刷學時。駕校培訓與自學直考是提高駕駛技能的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不同方式系統。管理方式、運作方式、法律依據、所指人群有較大的差異。建議閱讀先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