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頓時傻了眼。體檢并未采用“拍掌”方式,而是用了針對正常人的“聽音辨向”:體檢人員敲擊音叉,隨后靠近受測者的左右耳,要求辨認聲音方向。檢測下來,幾名受測人員“全軍覆沒”,沒人通過。記者嘗試后發現,即便是對正常人而言,這個音叉的聲音也屬微弱。
為何外地和本市對聽障人士的聽力檢測方式不同?記者了解到,這并非本市標準嚴苛,而是有些地方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變通處理。在公安部對學車體檢的規定中,明確了“兩耳分別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別聲源方向”是聽力合格條件;對于聽障人士,規定要求“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以上條件”。
不過,公安部的標準中并未明確音叉的型號。院方更換了2048赫茲的音叉做“聽音辨向”測試后,42歲的聽障人士李夢庭在佩戴助聽裝置的條件下終于通過了體檢。但他是4人中唯一通過測試的一個。“對我們來說,音叉的聲音實在太小了。”李夢庭通過短信告訴記者,要改變現狀,相關體檢標準和方式就需進行改進和完善。
第三道坎
駕校不配手語教練
理論上來說,只要通過學車體檢,駕校就應該無條件接收學員。不過,拿到《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后,李夢庭的“學車路”依然不順:魏家新為李夢庭跑了好幾家駕校,得到的答復都是“不接收”。
“我們沒有手語老師,無法和聽障人士順暢交流。而且培訓標準、考試方式也難以確定,怎么教他學車?”記者致電滬上多家駕校,均得到這樣的回答。
榮安駕校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指定肢殘人士培訓點。駕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左下肢殘疾人可以申請C2駕照,駕駛小型自動擋汽車;右下肢殘疾人和雙下肢殘疾人可以申請C5駕照,駕駛殘疾人專用的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
遺憾地是,這家駕校同樣無法接收聽障學員。“我們這里還沒有專門的手語教練,無法為聽障人士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專門教練的稀缺是駕校面臨的問題。僅就C5駕照的教練而言,榮安駕校僅有一位。目前,該駕校C5駕照的報名預約已經排到了8月份,上車教學要排到8到10個月以后。
而在魏家新學習駕駛的長沙市茂林駕校,為便于和聽障人士溝通,駕校專門聘請了2名手語老師,配合5名駕校教練進行教學。同時,這幾名教練還專門研究了一些通用手勢,分別代表直行、拐彎、停止、減速等,在教學員之前先教他們手勢。教練還在紙片上寫上了各種指令,確保可與學員溝通交流。
采訪中記者得知,駕校其實還有成本考慮。一位不愿透露具體信息的駕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為了一個或幾個聽障人士專門招一個手語教練,這“并不劃算”。“如果有一批聽障人士愿意學車,倒是可以考慮。”對此,李夢庭則認為,駕校只需負責請手語翻譯員,翻譯費完全可以讓學員來承擔。對此建議,該駕校負責人不置可否。
據了解,本市目前共有聽障人士25萬人。目前,魏家新等人僅通過個人聯系,便已統計到了幾十名有學車需求的聽障人士。對于“聽障人士學車難”的問題,政府部門、殘疾人組織和社會力量一直都在努力。本市殘聯在了解了聽障人士的需求后,已向有關部門做了情況反映。
記者了解到,美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允許聽障人士申考駕照。“因為聽力不好,我們開車時會比普通人更謹慎,反而不容易出事。”一名聽障人士告訴記者。而在北京,一旦聽障人士駕車遇到突發事故,可通過聾人電話呼叫平臺尋求幫助,也可以編輯短信發送到呼叫平臺等待救援。
濟南學車團報電話:89684386
學車交流群:48823022